
(1)露地栽培
春薯:长江流域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育苗,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,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;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等地4月下旬至5月上旬育苗,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;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省份4月下旬至5月上旬育苗,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。播种过早,冬前生长过旺,中后期产量降低,产量降低;播种过迟,容易早衰;前茬作物收获后发生大量倒伏。因此,应根据当地前茬作物和气候情况,决定是否进行秋播。
春薯:北方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,长江流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,淮河流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新疆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,华北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,东北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。春播一般采用条播,行距30-35厘米,沟深1.5-2厘米,沟底宽10厘米,沟底平整,播幅3-5厘米,每亩用种量5-8千克。
秋薯:北方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长江流域一般采用育苗移栽,行距50厘米,沟深5厘米,每亩用种量5-6千克。播种前要晒种催芽,苗床浇足底水,然后将薯块放入,芽向上,覆土1厘米,播后保持湿润,一般10天左右出苗,幼苗2片叶时定植,选择阴雨天定植。
四、田间管理
1、中耕除草:出苗后及时间苗,株距保持3-4厘米,防止徒长,苗期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,每次采收后立即浇水。
2、适时追肥:缓苗后每亩追施硝酸铵15-20公斤,硫酸钾5-10公斤,幼苗3-4叶期每亩追施硝酸铵15-20公斤。
3、浇水:薯苗封垄后不再浇水,加强中耕,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。
五、病虫害防治
1、黑斑病:加强田间管理,加强肥水管理,注意排涝,增强通风透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