栽培基质缺少氮元素的原因(栽培基质有哪三种)

栽培基质缺少氮元素的原因(栽培基质有哪三种)
栽培基质缺少氮元素的原因很多,大多是因为氮元素不适合作物生长,要是豆科作物缺乏氮元素会表现为叶片生长缓慢,叶色发黄,叶片大而薄,植株矮小,而且叶片窄小的情况发生。
二、土壤条件
有些人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良好的土壤,这种土壤具有比较好的透气性,能够有利于水肥的渗入,促进根系生长,它的根系发达,产量也会比较高。所以要是在种植豆科作物的土壤中出现这种状况,可以增加肥料的用量,建议在平时多用硫酸铵,少用尿素,还可以使用少量的尿素,混合腐熟的有机肥,每隔3到5年就要轮换更换一次。
三、气候条件
对于水分的要求也很高,既需要充足的水分,也需要较低的空气湿度,所以夏季雨水多,湿度大,还要注意在通风透气。可以在雨季搭建棚架,把遮盖物覆盖在上面,不仅可以预防雨淋,还能保持通风透气。
四、土壤条件
对于土壤条件也很好,适宜种大豆的土壤是富含有机质、营养成分丰富、保水保肥力较好的砂壤土。此外,要保证大豆种植的轮作年限较长,尽量种植一季玉米。大豆在生长期间要求有较多的养分,一般以氮肥和磷肥为主,在播种前施足底肥,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-4000公斤、过磷酸钙20-30公斤。在播种前结合整地将其与肥料混合均匀。
五、合理施肥
在种植时选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行追施,底肥可以施用人粪尿、草木灰、磷酸二铵,在苗期进行追肥为宜,每亩施用氮肥15-20公斤、磷肥5-8公斤、钾肥8-10公斤。大豆出苗后,要及时进行间苗,在齐苗后进行第二次间苗,在植株5片真叶时进行第三次间苗,株距在10厘米左右。在第二次间苗的时候,结合中耕进行培土,在开花前进行第四次间苗,在开花后进行第五次间苗。
六、及时打顶
大豆是无限结荚习性,要想高产,必须打顶,打顶可促使植株根瘤菌的增加,是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。在大豆的初花期,当大豆的主茎长到40厘米长时进行打顶。打顶的时候,要在晴天的下午,不能在雨天,打顶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伤害到主茎的生长点,要避免在晴天的中午打顶,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,打顶后可以给伤口涂抹草木灰等药剂,减少病菌的感染。
七、合理浇水
要想大豆达到高产的目的,合理的浇水很关键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77788821.com/hNG2dUO0Tv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