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.屠宰企业与经销商:产品的销售有较大的差异,无论从外形、体重、屠宰率、加工工艺和肉品质量,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,商品猪、活猪的销售量大小有一定的差异,一般商品猪、活猪的销售量较大,屠宰率高,一般屠宰量小,销售量相对较少。根据动物与人的生理特点,以及饲养管理习惯,应针对生猪屠宰活动进行选择、品种、数量、屠宰时间等选择,以满足市场的需求。
10.饲养管理人员:根据商品猪生产状况、饲养管理水平、疫病预防及生猪健康状况、饲喂方式和屠宰技术,合理安排养殖,特别是到目前为止生猪价格高企,市场潜力巨大,应根据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,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。根据科学合理的养猪生产工艺、配合饲料、合理的饲料配方,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实际,确定其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指标、日粮配方、饲养方式和操作程序,并严格执行。
11.规范经营和进口生猪产品,完善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,规范行业管理,确保可追溯。
12.依法查处违法经营和使用病死畜禽和病害动物产品。
13.严格落实防疫和其他有关政策规定,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,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。
(三)主要内容
1.清理畜禽养殖场(小区、渔场、户)病死畜禽和污水处理设施,及时清理病死畜禽和病害动物产品。
2.推进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,推广普及生物安全措施,推广秸秆、杂草、蘑菇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,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。
3.加强病死畜禽和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,落实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,防止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