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丰种养合作社(种养合作社会议纪要)

源丰种养合作社(种养合作社会议纪要)
源丰种养合作社从2005年成立以来,在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,他利用农技部门技术服务中心的支持,率先种植“鸽蛙”和草菇。种植上采取农家肥、复合肥、微生物肥、黄腐酸肥等多种有机农家肥料,营养物质丰富,生产出的鸽、蛇、鳖、草等农产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味道清香,产品口感脆嫩、味美可口,广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为确保农民实现合法致富,保证农民的利益,该县结合实际实际情况,以农户自行栽种为主体,确定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目标和任务,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种植模式,逐渐形成了以农村经营主体为依托的“鸽蛙”、“鳖”、“草菇”、“黄腐酸肥”、“草菇”等特色产业,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龙头,合作社为主体,各股农场为骨干的种植业合作社,坚持市场导向,逐步发展壮大,已注册“鸽蛙”商标的中安庄乡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,占地1000平方米,园内栽植的土鸡、火鸡、“鹑”和“脆肉鸡”等土鸡,已在园内举办了九届半数。同时,以农技培训为载体,聘请了县农技专家、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专家,进行了一次“农技培训”,以点带面,编印了《农产品(含食用菌)质量检测手册》,从而形成了“农技专家+园内无公害生产指导员+基地示范户+辐射带动户”的农技推广体系。
在园区内设立的“农业园区运营管理中心”和“农技专业合作社+家庭农场”等农技培训班,一系列课程吸引了部分农民,园内先后引入“富农”、“阳光工程”等领域专家,实行种植、养殖技术培训,辐射带动周边农户,使村民都可以轻松富起来。
武强县武强乡是武强县传统农业、农业大乡,也是全国最早、最规范的生态农业示范乡镇,因此,以产业兴村,经济引领农民致富的经验体系得到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,科技示范村已经成为了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”中的中心。
目前,该村已有18个村和5个村、17个小组有村民加入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面对的面临的问题也是诸多,科技推广技术缺乏基层、农户没有发展意愿,缺乏开展科技咨询和培训等公共服务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77788821.com/MENpgsmgfH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