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菇发酵料栽培失败(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)

平菇发酵料栽培失败(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)
平菇发酵料栽培失败主要原因是菌种选用不当,例如没有经过高湿水、低温处理和无菌发酵处理,就会导致培养料发黑,没有成膜的就失去原有的价值。
解决方法:使用有较强营养物质的培养料,一定要经过堆积,压实和压好的料面,不能直接放在培养料上。培养料发酵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,以消灭各种害虫和病菌。
2、厌氧
厌氧是常见的一种菇类发作的病菌,培养料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不足,会导致菇体生长不良、菌丝生长不起来,菇盖会逐渐干瘪变软,最终长不出原基。
解决方法:菇房温度在10度以下时,及时通风,使其自然通风,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.1%,同时要保持地面干燥。
3、培养料偏酸
酸是培养料偏酸的一种现象,有些在金针菇培养料中加入酸性物质,可使菌丝脱节,也能刺激子实体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。
解决方法:培养料在一定的酸碱度下,不可再加入石灰或碱性盐类,要把握好酸碱度。
4、菇场卫生不良
培养料受潮发霉,感染杂菌,且未完全发酵,床面没有进行消毒处理,菇房内氨气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,出菇后,原基的营养大量消耗,导致子实体萎缩、僵化。
解决方法:菇场清洁,及时将菇房内的杂菌、虫卵清除,在出菇前将床面喷洒一次1:1000倍的敌敌畏,或使用50%的甲醛溶液,喷洒2—3次,以消灭白蚁。
5、控温管理不当
出菇期间,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,导致菇蕾萎缩、僵化。
解决方法:当气温超过18°C时,应该加强通风,降低温度,使子实体正常生长,温度控制在8—10°C。当温度低于13°C时,应该停止喷水,及时减少通风,降低温度,当气温高于13°C时,则应该加强通风,降低温度,保持温度在10°C以上,使菇蕾正常生长。
6、虫害的影响
菇蕾生长过程中,有些菇蝇、菇蛾、菇蝇等昆虫危害,导致菇蕾萎缩、僵化、畸形,严重时还会使菇蕾腐烂。
解决方法:如果发现菇蝇,可以用40%的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施;如果是菇蛾,可用水、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杀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77788821.com/OfqrOoG713.html